硅谷之行
“May I have your attention please, the fire Alarm has been activated in the building……”
Google X : The Future
一个汉堡,一杯咖啡,硅谷之行,走到了Google X,我们有幸在Jie Yang 先生的带领下走进了Google X 的大门,让人非常惊讶的是,还没有开始参观,广播就响起本篇开头的那句警报:”May I have your attention please, the fire Alarm has been activated in the building……”,同样,这也在Mr.Yang的计划之外.所有的员工快速离开整座Building, 工作人员快速让我们远离大楼, 撤离过程中不时听到年轻攻城狮的疑问:”where is the fire?”
20分钟之后,我们得知这是一场火灾演习,这算是今天的一个奇妙的小插曲了.
展示长廊
回到 X 大楼,Mr.Yang 带我们参观了一条展览长廊, 介绍了几个,例如project Loop, Google Glass以及Waymo这些即将或正在改变世界的产品,其中Google Glass的诞生过程,非常值得学习.最开始是背上一个大的移动电源, 在眼睛上绑上一个手机, 镜片前装一块显示屏.之后是将手机换成芯片, 移动电源变小,变小,再变小,最后才是今天的轻便的Google Glass.没有什么事情是一蹴而就,都是从很简单的事情开始做的,做出一个能用的原型,看看它能不能work, 之后再不断的完善,提高效率,降低成本.在长廊的尽头是以 X 核心 MoonShot为基础的两个转盘,一个是目前存在的技术,转盘上有纳米技术,3D打印, 人工智能等,另一个装盘是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,这两个转盘解释了什么是MoonShot : 一个problem,随机组合一个technology, 能不能想出一个idea,之后去实现它.下面就是Jie Yang 先生的演讲时间.
Mr.Yang 的演讲
MoonShot
X 源自于阿波罗登月计划,当时这个计划是空前的,无人敢想的,同时它也是鼓舞人的, 如果登月都做到了, 我们还有什么做不到呢? 这里播放了Google X的宣传片以及Waymo无人驾驶汽车首次上路的短片,现在想起依然是激情澎湃,激动人心的,在这里,正在改变世界,改变未来.这里抛出一种思维,跳跃式思维, 鼓励人们不要循规蹈矩,不要追寻线性思维,而是要大胆的想象,大胆去跳跃.当面临一个问题, 这是渐进式的问题, 不要想着把某一项的效率提高10%, 而是想着提高10倍, 这样做你的思维和想法都会不一样.
总的来说,MoonShot就是3个方面:Problem,Solution,Technology. 定义一个一个MoonShot计划, 是以现有的技术,想出解决方案,解决一个问题,这也是 X 创立的初衷.
Silicon Valley
硅谷起源于Stanford,Stanford 的创始人留下遗嘱, 这一片的土地不能买, 于是就租给学生,老师开公司, 因为最初都是半导体行业, 所以称之为”硅谷”.起初因为国防的需求,有了惠普;后面到了集成电路,因特尔, AMD这样的公司,真正掀起硅谷的风潮;接下来就是PC,包括Apple, Oracle这样的公司;第四波是生物科技,位置稍微靠旧金山那边;之后是Intent,像Yahoo和Google;接下来一波是Network, 例如Facebook这样的巨头;之后是3G/4G通讯引发的Mobile, Apple又成为领头羊, Google 因为Android, 也成为了一位重要的Player;最近几年比较火的就是Big data and cloud, AI和next generation car.可以看出很难有几家公司能在一波又一波的浪潮中坚持下来.能坚持下来的,需要很重要的企业家精神, 冒险精神, 硅谷是最不缺这样的人.
企业家精神,Entrepreneurial Spirit, Dream Big, Taking Risk, Equality, Free Flow Of Information, Find Problem, Keep Learning, Learning By Doing, Connection, Daily Learning.
Q&A
X 的项目隐式性是一个可以堪比CIA的,在提问环节, 我问到一个问题: X在脑电波算法方面做到了什么程度?我看到了Mr.Yang 表情都凝重了, 表示这方面内容不能说, 甚至对其他的员工都不能说, 所以整个过程, 大多回答了一些人生抉择, 学习方法, 企业差异之类的问题.
其中说到一个例子值得回味: 现在知道一个玻璃球摔碎的范围是1~ 10 m,现在只有2个一模一样的玻璃球, 如何精确这个范围. 听到这个问题, 我首先想到的是二分法, 去一般, 大了取下, 小了取上. 而Yang说到的是工程里面的粗调和精调, 第一个球是粗调, 第二个球是精调.
其中一个问题值得学习: 如何实现一个project? Yang 说到一个词M V P : Minimum, Viable, Product.解决一个问题, 首先分解问题, 找到最低限度, 实现它, 不断完善它, 快速升级, 最终形成产品, Apple为什么那么成功, 它一直追求的是简约及一切.
其中一个展望值得去完成: Yang先生认为未来的人才是即插即用的, 讲究的是个人品牌, 成为某一领域的标签.
For the Future
与Jie Yang干了一杯, 为了未来, 合影分别, 我不得不加快奔向未来的脚步!